杆秤被禁多年仍“助纣为虐”
发布时间:2025-11-07 09:00:14

早在2001年,我省就规定公众交易、固定及流动摊点一律禁止使用杆秤。然而,在石狮一些马路市场,杆秤仍成为流动摊贩短斤少两的“帮凶”。连日来,本报热线接到了多起这类投诉,为此,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农贸市场及街区。

  投诉者的经历

  “买了一个柚子六斤重,拿到别处称才三斤九两!”这是市民蔡先生近日在金相路的遭遇。他向记者反映,金相路长久以来存在流动商贩,让杆秤有了“一展身手”的环境。

  而在茂林中路马路市场,正在买水果的范先生告诉记者:“这里的水果流动摊点多用的是‘八两秤’。”何为“八两秤”?范先生解释说,“八两秤”就是把一斤当八两的杆秤。

  “茂林中路不仅东西贵,而且杆秤短斤少两,马路市场难以规范,希望有关部门加以治理。”采访中,一些市民如是说。

  摊贩们的杆秤功夫

  连日来,记者走访茂林中路、金相路等马路市场发现,除路边商户使用规范的电子秤外,沿街的流动摊点几乎清一色使用杆秤,有粗有细、有长有短,卖水果卖海货、摆地摊的推板车的,应有尽有。

  “一斤香蕉8毛钱!”在茂林中路一个推板车的水果贩子向记者报价,记者要了五斤桔子,拿到某超市电子秤上一称不到四斤。记者向商贩要说法时,这个贩子也不否认,且振振有词:“这么便宜哪有足量的?”一些市民也向记者透露,流动摊贩使用“八两秤”早已是“不公开的秘密”。

  一位集贸市场管理员向记者透露了用木杆秤作假的几大“绝招”:一是改支点。将秤杆提绳子的钢丝向秤头扳动一点,称出的东西就会比实际重量轻许多;二是秤盘下面加异物。三是暗中用手压秤。四是掏空定量砣。把秤砣从中掏空,然后加上重量轻一点的铁砂,秤砣变轻,物品就由轻变重。

  一把杆秤涉及多部门

  据工商部门介绍,早在1996年,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就转发了省技术监督局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《关于在公众交易中禁止使用杆秤的规定》的通知,规定全省乡镇从1999年1月1日起,在公众交易中和固定摊点禁止使用杆秤,在公众交易中的流动摊点应逐步淘汰杆秤,从2001年1月1日起,全省一律禁止使用杆秤。

  但是杆秤仍未绝迹,问题还在流动摊贩上。“以茂林中路为例,那儿原本就没有市场,流动摊点多了就成了市场,而这样的市场又难以配备管理人员。”湖滨工商所一位人士认为,治理杆秤不光是工商和质监部门,也是城管部门的“挠头事”。

  由此看来,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市消委会提醒市民:一是尽量少在流动摊点买东西;二是在商贩称重量时,要尽量去看秤,有些摊贩会趁你不注意虚高重量。而对于私自改秤的行为,市民则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。(记者林恩炳陈剑苹)

服务热线